逐月四年亲历:退役金+打工,真比体制内香!
双重保障才是硬道理
2021年,我45岁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。当时心里也打鼓:在部队干过科长、当过主官,转业进体制好歹稳定,放弃这条路风险太大?如今四年过去,我敢说:逐月后再打工,比体制内强得多!
💰 一、收入双保险:失业也不慌
退役金兜底:每月固定到账的退役金,是体制内战友没有的“第二份工资”。即使地方企业裁员失业,还有退役金+失业金双重保障,基本生活完全无压力。
薪资叠加优势:我在物流公司做安全管理,月薪7000元,加上逐月退役金8200元,月入超1.5万——比同城转业进街道办的战友(月薪6500元)高出近一倍。
📈 二、社保更灵活:养老早规划
企业代缴省心:入职后公司按60%基数缴纳五险一金,个人无需操心。想提高养老待遇?跳槽到外企后按100%基数缴纳,退休金直接翻倍。
延迟退休反成利好:60岁后保留25%退役金(约2000元),加上社保养老金(预计6000+),月退休收入仍超8000元——比纯靠体制内养老金更踏实。
#图文打卡计划#🚀 三、发展无天花板:拒绝“躺平”
能力变现更快:部队练出的应急指挥、团队管理能力,在企业直接转化为晋升筹码。三年内我从安全主管升到区域总监,薪资涨幅40%。
避开体制内瓶颈:转业战友常抱怨“职级锁死、晋升无望”。我同期进税务局的战友,至今仍是四级主任科员,年薪卡在12万天花板。
⚠️ 四、关键提醒:想逐月,先算清三笔账
退役金差距账:军官逐月基数比军士高(中校约1.4万/月,一级上士约0.9万/月),立功、艰苦地区服役还能再增发5%-15%。务必对照政策精确计算!
就业能力账:
技术型军人(如医疗、IT)转型最吃香;管理岗战友建议考取安全工程师、应急管理师等证书,起薪可达1万+。
社保衔接账:
若未就业,必须自缴灵活就业社保(上海最低每月2215元),否则退休后养老金大幅缩水。
💎 结语:人生下半场,主动权在自己手里
脱下军装不是终点,而是换种方式冲锋。与其在体制内熬资历,不如抓住逐月的经济保障+职业自由,在市场中搏出更大舞台。记住:没有“稳赢”的安置,只有“敢拼”的选择!
文章例子来自于上海战友经历;。
富牛网配资-炒股配资网站拾必选配资-怎么配资炒股官网-股票10倍杠杆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